音乐研究

聊斋俚曲叠断桥曲牌音乐研究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采用当时流传在民间的小曲加上山东淄川一带的方言及方言俚语创作而成的。从聊斋俚曲的渊源看,聊斋俚曲的讲唱手法融合了变文、鼓子词,结构采用了诸宫调和南北曲的曲牌联套结构,唱腔吸取了明清俗曲的精华。不难看出聊斋俚曲并不是单独地一种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或是小调俗曲,而是汇集了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小调俗曲三种音乐的综合艺术品种。聊斋俚曲风趣活泼的语言,使聊斋俚曲形成一种独有的蒲氏幽默,并在故事中成功的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生动。而方言俚曲的运用更是显示出聊斋俚曲的朴实性和通俗性。在这基础上吸取多种文体的特点,融唱白于一体,取散韵相交织,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文体。

一、曲牌【叠断桥】

“曲牌是中国音乐特别是汉族传统音乐中的特有现象。凡是在结构组织上相对标准化、旋律进行上规范化,借‘依声填词’之法制曲,可以多次使用并允许在流传使用中变化有文字标题的声乐曲和器乐曲,都称为曲牌,”也称为牌子。它是在汉魏乐府、唐宋曲子以及金元剧曲、散曲的基础上,通过传唱、加工而成的。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调和词格,在填词、流传使用中允许有变化。15种聊斋俚曲中共使用50只曲牌,包括【耍孩儿】、【叠断桥】、【银纽丝】、【劈破玉】、【玉娥郎】等。

【叠断桥】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行的俗曲曲牌。【叠断桥】经过广泛的传播有许多异名,如【跌断桥】、【截断桥】、【铁断桥】、【接断桥】、【祭断桥】、【尼姑思凡】等。【叠断桥】在文献中未见于明代记载。在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的文献中,清康熙六年(1667)蒲松龄作的小曲《新婚宴曲》是其最早的记载。除此之外,其它文献还见于其后的乾隆年间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叠断桥】在华北、东北、西北、江淮等地区流行尤为突出,在江南苏州的小曲中都保存了它完整的形式。同时在戏曲曲艺中广泛流行,如山东吕剧、扬州清曲、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等都运用了【叠断桥】。迄今资料中所见到【叠断桥】最早的使用者是蒲松龄。在聊斋俚曲的写作中,《富贵神仙》、《姑妇曲》、《慈悲曲》、《蓬莱宴》、《翻魇殃》、《禳炉咒》、《磨难曲》七种俚曲中共用了267段【叠断桥】,是仅次于【耍孩儿】的另一个主要曲牌。

二、聊斋俚曲【叠断桥】曲牌的音乐分析

曲牌【叠断桥】巧妙地将“叠”、“断”、“桥”的音乐手法,贯穿于色彩变化的调式当中,形成了起伏跌宕的旋律,加强了深沉委婉的抒情性格,突显了蒲松龄的文人气息。

1、风格各异的【叠断桥】

目前搜集到的三首不同风格的【叠断桥】分别是【叠断桥】(《学究自嘲》第二曲)、【叠断桥】(《学究自嘲》第一曲)、【叠断桥】(《磨难曲》第十三回《愤杀恶徒》)。

【叠断桥】(《学究自嘲》第二曲)采用4/4拍,叙事性比较强,擅长表现篇幅较长且段数较多的唱词,速度一般较缓慢。旋律比较平稳、起伏不大,给人以平稳深沉的文人气息感。曲式结构比较完整,因此有些老艺人称为“叠四平”。

【叠断桥】(《学究自嘲》第一曲)采用4/2拍,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擅长表现快乐、祥和、让人感到兴奋的情绪。但不足之处曲式结构不是特别的严谨,“桥”一般很短,有时甚至被忽略。“叠”和“断”的延伸唱腔占去了它的旋律位置。

【叠断桥】(《磨难曲》第十三回《愤杀恶徒》)采用4/2拍,是【叠断桥】家族中非常特殊和俊俏的一个成员,不同与一般。擅长表现思念、期盼、哀怨、悲愤、伤感等情绪。速度比较缓慢,却刚柔结合的天衣无缝,柔中带刚,音调抒情性很强,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2、手法多样的“叠”、“断”、“桥”

【叠断桥】的命名方法和一般的曲牌有所不同,它不是按照唱词的名称来命名,而是以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旋律发展的手法来命名。张仲樵先生说;“【叠断桥】的概念中,‘叠’主要指词的顶叠,而曲则是重重续续;‘断’主要指句尾四拍有两处顿挫(即停声);‘桥’主要指一、二、三句,三、四句和重头联章之前,有个萦纡牵结性的过腔。”

“叠”是同一词语的重复。(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叠句),有强调语气,变化语调,深化语义的作用①刘晓静《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60页。。如【叠断桥】(《学究自嘲》第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