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音乐节,从涨价开始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感觉现在的音乐节不纯粹了。以前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在一起疯一起蹦,嗨起来的时候,整条街的人都会和你一起举杯呐喊。也不会有人主动找你搭讪、留联系方式,只会在散场的时候相约明年见。现在的音乐节,台上全是网红而且还翻车不断,台下全是灯牌,素质也一言难尽。”
音乐节有多火?单从2021年“五一”期间的数据就能感受到音乐节市场的供不应求。根据大麦数据显示,去年“五一”的五天小长假里,全国各地共举办了56场音乐节,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37%,而票房和观演人次则对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252%、173%。
2014年草莓音乐节舞台上,演员张曼玉玩票登台首唱却现场走音,遭到了乐迷们的恶评。2020年民谣歌手花粥的作品《出山》走红后,其本人在线下音乐节上演唱时却意外翻车。此外,在《中国有嘻哈》《说唱新世代》等音乐综艺带火了嘻哈音乐后,原本以摇滚、民谣音乐为主的音乐节,也开始将大量说唱歌手和网红艺人加入到演出阵容中,由此引发了乐迷的不满。
据北京商报报道,包含场地租金、舞台搭建以及艺人费用在内,制作一场万人以下规模的小型音乐节的单日成本,就已达到200万元左右,万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的单日成本则需要500万元左右。
首先受到音乐行业整体发展的限制,目前能够参加音乐节并且兼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乐队和歌手仍然不多,新人数量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无法满足短期内暴涨的演出需求。其次,主办方以及一些将音乐会视为敛财手段的利益团体为了保证票房,忽略了演出体验,邀请流量明星、网红乐队组成拼盘音乐节,由此又引发了乐迷、粉丝以及游客等不同受众之间在音乐品味和观演习惯上的摩擦。
与主办方公布的演出阵容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暴涨的票价。今年草莓音乐节武汉站两日通票定价为980元,全价单日票涨到了680元,最便宜的学生单日票也要380元。
在音乐节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人们的娱乐方式有限,音乐节这种极具氛围感的现场表演体验在年轻人聚集的一线城市快速走红。随着乐迷群体的不断壮大,音乐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为了匹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音乐节的票价依旧非常亲民。
2021年“五一”期间,当红乐队五条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演出行程显示,他们需要在四天内分别转场常州、上海、南京、北京参加音乐节。同一时期,重塑雕像的权利、九连真人等乐队也要参加三场音乐节。同质化的阵容不仅让乐迷们产生审美疲劳,歌手们疲于赶场也难以保证演出质量。
除知名音乐节品牌外,全国各地近两年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垂直类音乐节,以及地方城市为了打造本地文旅品牌而推出的音乐节品牌。例如主打说唱的湖南长沙YOLO音乐节和在海南万宁日月湾度假胜地举办的M_DSK音乐节等。
音乐节的场次变多了导致市场供给也增多了,那么门票价格理应有所下降,或者至少维持平稳,但事实却是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音乐节的票价反而越来越贵。
关于票价暴涨的原因,一方面是迷笛、麦田、仙人掌等老牌音乐节,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品牌经营,已经具备品牌溢价的能力。同时,草莓这类背后主办方与资本合作,试图做大品牌估值的音乐节品牌,将盈利作为了重要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得益于综艺节目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巨大曝光量,许多乐队和说唱歌手在成名之后,其出场费和巡演的门票价格也顺势水涨船高。
有网友回忆起曾经花60块就能看到崔健、老狼等摇滚老炮,如今面对上千元的票价,却只能看到一堆网红乐队。曾经的青春理想在现实里崩塌,也让很多人开始质疑,让乐迷们狂欢的音乐节,怎么就成为一门“提价不提质”的生意。
在很多资深乐迷的印象中,最初的音乐节门票都很便宜,这是因为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还不活跃的年代,很多演出团体都是依靠线下演出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相较于今天过于商业化的氛围,早期的音乐节更像是一个展示的舞台,并没有过多考虑活动收益的问题。比如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其实是迷笛音乐学校给学员们举办的一场文艺汇演,当时的举办场地就是迷笛音乐学校的大礼堂,此后的两届迷笛音乐节,也都是免费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惊蛰研究所 (ID:jingzheyanjiusuo),作者:白露,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头图来源图虫创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