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

音乐治疗,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篮字关注!

你喜欢听音乐吗?你的孩子对音乐有什么样的反应?是的,我们都喜欢听音乐,而且据国外研究发现,85%以上的特殊儿童对音乐也有很好的反应。所以,特殊儿童的宝妈们,音乐治疗能够让孩子和你都倍感快乐和幸福。

什么是音乐治疗呢?

音乐治疗指的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形态,通过音乐的生理/物理作用、人际/社会作用、心理/情绪作用、审美作用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等心理行为疾病,高强度高密集的训练随即开始,所有的训练,都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而让治疗师和家长苦恼的是,孩子对很多东西都不感兴趣或者兴趣维持的时间太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音乐治疗来了!音乐治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抓住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特殊孩子幸福快乐地进行学习。

美国的音乐治疗之父加斯顿指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非语言的内涵。“音乐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具有表达力的元素,比如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调性和旋律等等。因此,音乐可以作为交流和互动的一种天然媒介。一场篝火晚会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五湖四海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起歌唱一起舞蹈,不需要任何语言。在聆听音乐时,大脑里的伏隔核被激活,触发了存在于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快乐物质”多巴胺的释放。而演奏音乐可以增加左右脑的沟通,可以帮助大脑更有效率、更有创意地解决问题。从物理上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机械波,具有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收缩,肌肉收缩舒张,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促使各器官节律趋于一致,改善各器官的紊乱状态,从而解除疾患,促进康复。如果说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认知决定情绪”,那么音乐治疗则认为“情绪决定认知”。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

音乐治疗的活动多以固定的形式开始和结尾。开始治疗时演唱《你好歌》,帮助患儿与患儿之间、患儿与治疗师之间建立关系,建立常规,增加患儿对自己姓名的敏感度,增加目光对视。结束治疗时演唱《再见歌》,让患儿感受到治疗的结束。中间的活动会根据患儿的评估结果进行方案设计:如边弹吉他边走动,可以锻炼儿童的注意力;韵母的“哼鸣”可以锻炼儿童的发声;唱儿歌可以帮助儿童增进词汇与认知能力;奥尔夫的音乐演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刻板行为,培养患儿与别人合作,等待的能力;舞蹈和律动可以帮助儿童肢体协调,培养社交意识。所有的活动都是儿童主动的用身体响应音乐的过程,用音乐激发儿童的欲望,促进儿童的表达。

让失语患者重新与世界沟通

很久以前就有人注意到,有些重度失语症的患者能哼出流行歌曲,有时也能偶然发出字音。音调在认知过程中扮演着暗示性的角色,右脑的参与解释了患者为何能激起熟悉的旋律乐曲。在实践中,有些患者可以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按照旋律、跟着节奏哼出、唱出歌曲以及相应的歌词。如果严格按照音乐音调治疗法去训练患者,那么这些患者就有可能能够很好地运用他们所记住的熟悉的歌曲、旋律,回忆起相应的歌词。经过训练一段时间后便可以说出只言片语。

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赵先生大脑严重受损,一句话也不会说。医生推荐他做音乐治疗,一开始,赵先生完全不信任这个治疗,表现得极度烦躁。治疗师让他做什么,他都厌恶地挥挥手表示拒绝,让他发声,他光做口型不出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赵先生才被动地“牙牙学语”,最终音乐不仅抚平了他烦躁的心,更让他逐渐恢复了说话的能力。这正是音乐治疗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音乐治疗量化达到的成效。

上一篇:流动的音乐弹奏出中国经济复苏的节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