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

音乐课本剧编演的实施策略研究

 

我国“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促进学生平等参与,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当前,我国音乐教材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故事性很强的乐谱和歌词都可以用于课本剧的编演。利用课本剧编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近文本、理解文本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与音乐素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一、课本剧编演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学生是整个编演活动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音乐教师则扮演的是指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挖掘。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活跃了学习气氛,推动了师生角色互换,符合新课标改革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1]。另外,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领会剧本的内容和情感,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戏剧的主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强化学习能力的过程,可以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纵观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收效甚微。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生既不容易理解得更加透彻,也比较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采用课本剧编演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音乐课堂交给学生,使其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歌词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表演进行表达和抒发,这对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本剧编演,实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创作和改编[2]。选择哪一篇文章、怎样进行创作、角色谁来演都由学生决定,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设性意见。编演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都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整个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对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都是有所助益的。

二、音乐课本剧编演的现状

(一)课本剧分析探讨的教学模式落后

进行课本剧改编之前,需要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和分析,通过对教材的研讨,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为之后的编演奠定基础。但是笔者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总结其原因在于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模式比较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尽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已有所突破,但是依然没有发挥课本剧教学的优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固化,重点在于对歌词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对教材的细节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从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层面对角色进行探讨。固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思考。

(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课本剧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学生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展现出来的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令人激动和欣慰。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学生对剧本的改编产生偏差,趋向娱乐化和随性化。有的学生为了增强剧本的娱乐性和搞笑性,故意改编人物语言,使得人物形象与原文严重不符。有的学生不考虑教材主旨,随意在改编的剧本中添加一些网络流行语言或者笑话,以增强剧本的娱乐性。诸如此类的改编,既不符合原文故事情节,也让课本剧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意义,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角色选取不当

课本剧在演出之前需要对剧中角色进行选择,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角色很受小学生的欢迎,纷纷选择扮演;而对于一些反面的,或者戏份较少的角色则无人问津。同时,在之后的排练表演过程中,由于学生在性格、能力和表演基础上存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愈发彰显,造成整体表演效果的欠缺。比如,在排练过程中,那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往往可以很快地进入角色,表演也比较自然顺畅。而那些性格比较内敛的学生,他们往往羞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感到放不开和不好意思,进入表演情节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整个表演滞后,影响了整体的戏剧效果。

上一篇:高校音乐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